面试的高峰期到了,大家是不是都在积极的背面试题呢?进入自己想要的工作岗位呢?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关于数据库方面的面试题,数据库试题有哪些?数据库常见面试题及其答案整理
1 基本概念
1.主键、外键、超键、候选键
超键: 在关系中能唯一标识元组的属性集称为关系模式的超键。一个属性可以为作为一个超键,多个属性组合在一起也可以作为一个超键。超键包含候选键和主键。
候选键: 是最小超键,即没有冗余元素的超键。
主键: 数据库表中对储存数据对象予以唯一和完整标识的数据列或属性的组合。一个数据列只能有一个主键,且主键的取值不能缺失,即不能为空值(Null)。
外键: 在一个表中存在的另一个表的主键称此表的外键。
2 为什么用自增列作为主键
如果我们定义了主键(PRIMARY KEY),那么InnoDB会选择主键作为聚集索引;
如果没有显式定义主键,则InnoDB会选择第一个不包含有NULL值的唯一索引作为主键索引;
如果也没有这样的唯一索引,则InnoDB会选择内置6字节长的ROWID作为隐含的聚集索引(ROWID随着行记录的写入而主键递增,这个ROWID不像ORACLE的ROWID那样可引用,是隐含的)。
数据记录本身被存于主索引(一颗B+Tree)的叶子节点上。这就要求同一个叶子节点内(大小为一个内存页或磁盘页)的各条数据记录按主键顺序存放,因此每当有一条新的记录插入时,MySQL会根据其主键将其插入适当的节点和位置,如果页面达到装载因子(InnoDB默认为15/16),则开辟一个新的页(节点)
如果表使用自增主键,那么每次插入新的记录,记录就会顺序添加到当前索引节点的后续位置,当一页写满,就会自动开辟一个新的页
如果使用非自增主键(如果身份证号或学号等),由于每次插入主键的值近似于随机,因此每次新记录都要被插到现有索引页的中间某个位置,此时MySQL不得不为了将新记录插到合适位置而移动数据,甚至目标页面可能已经被回写到磁盘上而从缓存中清掉,此时又要从磁盘上读回来,这增加了很多开销,同时频繁的移动、分页操作造成了大量的碎片,得到了不够紧凑的索引结构,后续不得不通过OPTIMIZE TABLE来重建表并优化填充页面。
3 触发器的作用?
触发器是一种特殊的存储过程,主要是通过事件来触发而被执行的。 它可以强化约束,来维护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可以跟踪数据库内的操作从而不允许未经许可的更新和变化。可以联级运算。如,某表上的触发器上包含对另一个表的数据操作,而该操作又会导致该表触发器被触发。
4 什么是存储过程?用什么来调用?
存储过程是一个预编译的SQL语句,优点是允许模块化的设计,就是说只需创建一次,以后在该程序中就可以调用多次。 如果某次操作需要执行多次SQL,使用存储过程比单纯SQL语句执行要快。
调用:
1)可以用一个命令对象来调用存储过程。
2)可以供外部程序调用,比如:java程序。
5 存储过程的优缺点?
优点:
1)存储过程是预编译过的,执行效率高。
2)存储过程的代码直接存放于数据库中,通过存储过程名直接调用,减少网络通讯。
3)安全性高,执行存储过程需要有一定权限的用户。
4)存储过程可以重复使用,可减少数据库开发人员的工作量。
缺点:
移植性差
6.什么叫视图?游标是什么?
视图:
视图是一种虚拟的表,具有和物理表相同的功能。 可以对视图进行增,改,查,操作,试图通常是有一个表或者多个表的行或列的子集。对视图的修改会影响基本表。它使得我们获取数据更容易,相比多表查询。
游标:
游标是对查询出来的结果集作为一个单元来有效的处理。 游标可以定在该单元中的特定行,从结果集的当前行检索一行或多行。可以对结果集当前行做修改。一般不使用游标,但是需要逐条处理数据的时候,游标显得十分重要。
7 视图的优缺点
优点:
1)对数据库的访问,因为视图可以有选择性的选取数据库里的一部分。
2)用户通过简单的查询可以从复杂查询中得到结果。
3)维护数据的独立性,试图可从多个表检索数据。
4)对于相同的数据可产生不同的视图。
缺点:
性能:查询视图时,必须把视图的查询转化成对基本表的查询,如果这个视图是由一个复杂的多表查询所定义,那么,那么就无法更改数据
8 drop、truncate、 delete区别
最基本:
drop直接删掉表。
truncate删除表中数据,再插入时自增长id又从1开始。
delete删除表中数据,可以加where字句。
(1) DELETE语句执行删除的过程是每次从表中删除一行,并且同时将该行的删除操作作为事务记录在日志中保存以便进行进行回滚操作。TRUNCATE TABLE 则一次性地从表中删除所有的数据并不把单独的删除操作记录记入日志保存,删除行是不能恢复的。并且在删除的过程中不会激活与表有关的删除触发器。执行速度快.
(2) 表和索引所占空间。当表被TRUNCATE 后,这个表和索引所占用的空间会恢复到初始大小,而DELETE操作不会减少表或索引所占用的空间。drop语句将表所占用的空间全释放掉。
(3) 一般而言,drop > truncate > delete
(4) 应用范围。TRUNCATE 只能对TABLE;DELETE可以是table和view
(5) TRUNCATE 和DELETE只删除数据,而DROP则删除整个表(结构和数据)。
(6) truncate与不带where的delete :只删除数据,而不删除表的结构(定义)drop语句将删除表的结构被依赖的约束(constrain),触发器(trigger)索引(index);依赖于该表的存储过程/函数将被保留,但其状态会变为:invalid。
(7) delete语句为DML(data maintain Language),这个操作会被放到 rollback segment中,事务提交后才生效。如果有相应的 tigger,执行的时候将被触发。
(8) truncate、drop是DLL(data define language),操作立即生效,原数据不放到 rollback segment中,不能回滚。
(9) 在没有备份情况下,谨慎使用 drop 与 truncate。要删除部分数据行采用delete且注意结合where来约束影响范围。回滚段要足够大。要删除表用drop;若想保留表而将表中数据删除,如果与事务无关,用truncate即可实现。如果和事务有关,或老师想触发trigger,还是用delete。
(10) Truncate table 表名 速度快,而且效率高,因为:?truncate table 在功能上与不带 WHERE 子句的 DELETE 语句相同:二者均删除表中的全部行。但 TRUNCATE TABLE 比 DELETE 速度快,且使用的系统和事务日志资源少。DELETE 语句每次删除一行,并在事务日志中为所删除的每行记录一项。TRUNCATE TABLE 通过释放存储表数据所用的数据页来删除数据,并且只在事务日志中记录页的释放。
(11) TRUNCATE TABLE 删除表中的所有行,但表结构及其列、约束、索引等保持不变。新行标识所用的计数值重置为该列的种子。如果想保留标识计数值,请改用 DELETE。如果要删除表定义及其数据,请使用 DROP TABLE 语句。
(12) 对于由 FOREIGN KEY 约束引用的表,不能使用 TRUNCATE TABLE,而应使用不带 WHERE 子句的 DELETE 语句。由于 TRUNCATE TABLE 不记录在日志中,所以它不能激活触发器
9.varchar和char的使用场景?
1.char的长度是不可变的,而varchar的长度是可变的。
定义一个char[10]和varchar[10]。
如果存进去的是‘csdn’,那么char所占的长度依然为10,除了字符‘csdn’外,后面跟六个空格,varchar就立马把长度变为4了,取数据的时候,char类型的要用trim()去掉多余的空格,而varchar是不需要的。
2.char的存取速度还是要比varchar要快得多,因为其长度固定,方便程序的存储与查找。
char也为此付出的是空间的代价,因为其长度固定,所以难免会有多余的空格占位符占据空间,可谓是以空间换取时间效率。
varchar是以空间效率为首位。
3.char的存储方式是:对英文字符(ASCII)占用1个字节,对一个汉字占用两个字节。
varchar的存储方式是:对每个英文字符占用2个字节,汉字也占用2个字节。
4.两者的存储数据都非unicode的字符数据。
10.SQL语言分类
SQL语言共分为四大类:
数据查询语言DQL
数据操纵语言DML
数据定义语言DDL
数据控制语言DCL
1.数据查询语言DQL
数据查询语言DQL基本结构是由SELECT子句,FROM子句,WHERE子句组成的查询块:
SELECT
FROM
WHERE
2 .数据操纵语言DML
数据操纵语言DML主要有三种形式:
插入:INSERT
更新:UPDATE
删除:DELETE
3.数据定义语言DDL
数据定义语言DDL用来创建数据库中的各种对象-----表、视图、索引、同义词、聚簇等如:
CREATE TABLE/VIEW/INDEX/SYN/CLUSTER
表视图索引同义词 簇
DDL操作是隐性提交的!不能rollback
4.数据控制语言DCL
数据控制语言DCL用来授予或回收访问数据库的某种特权,并控制数据库操纵事务发生的时间及效果,对数据库实行监视等。如:
GRANT:授权。
ROLLBACK [WORK] TO [SAVEPOINT]:回退到某一点。回滚—ROLLBACK;回滚命令使数据库状态回到上次最后提交的状态。其格式为:
SQL>ROLLBACK;
COMMIT [WORK]:提交。
在数据库的插入、删除和修改操作时,只有当事务在提交到数据库时才算完成。在事务提交前,只有操作数据库的这个人才能有权看到所做的事情,别人只有在最后提交完成后才可以看到。
提交数据有三种类型:显式提交、隐式提交及自动提交。
下面分别说明这三种类型。
(1) 显式提交
用COMMIT命令直接完成的提交为显式提交。其格式为:SQL>COMMIT;
(2) 隐式提交
用SQL命令间接完成的提交为隐式提交。这些命令是:
ALTER,AUDIT,COMMENT,CONNECT,CREATE,DISCONNECT,DROP,EXIT,GRANT,NOAUDIT,QUIT,REVOKE,RENAME。
(3) 自动提交
若把AUTOCOMMIT设置为ON,则在插入、修改、删除语句执行后,系统将自动进行提交,这就是自动提交。
其格式为:SQL>SET AUTOCOMMIT ON;
11.like %和-的区别
通配符的分类
%百分号通配符:表示任何字符出现任意次数(可以是0次).
_下划线通配符:表示只能匹配单个字符,不能多也不能少,就是一个字符.
like操作符: LIKE作用是指示mysql后面的搜索模式是利用通配符而不是直接相等匹配进行比较。
以上都是数据库重要的面试题,希望各位都能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想了解更多的相关问题记得关注本站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