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连接数据库时我们经常会用到线程池,而有时候我们就会烦恼,线程池的大小究竟该设置成多大才合适呢?小伙伴们知道要如何合理设置线程池大小吗?下面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般来说,我们线程池究竟设置多大是基于要线程池任务来分析的,不同的任务类型,我们设置的方式当然也需要改变。
通常的任务类型一般是:CPU密集型、IO密集型、混合型,对不同类型的任务我们就需要分配不同大小的线程池
1)、CPU密集型
这种任务我们要尽量使用较小的线程池,一般是Cpu核心数+1
因为CPU密集型任务CPU的使用率很高,若开过多的线程,只能增加线程上下文的切换次数,带来额外的开销
2)、IO密集型
方法一:可以使用较大的线程池,一般CPU核心数 * 2
IO密集型CPU使用率不高,可以让CPU等待IO的时候处理别的任务,充分利用cpu时间
方法二:线程等待时间所占比例越高,需要越多线程。线程CPU时间所占比例越高,需要越少线程。
下面举个例子:
例如:平均每个线程CPU运行时间为0.5s,而线程等待时间(非CPU运行时间,比如IO)为1.5s,CPU核心数为8,那么根据上面这个公式估算得到:((0.5+1.5)/0.5)*8=32。这个公式进一步转化为:
最佳线程数目 = (线程等待时间与线程CPU时间之比 + 1)* CPU数目
3)、混合型
是一种可以将任务分为CPU密集型和IO密集型,然后它可以分别使用不同的线程池去处理,按情况而定。
以上就是关于线程池合理设置大小的所有内容,如若需要了解更多相关java常见问题及答案请记得关注我们奇Q工具网。
推荐阅读: